退火一般是指将钢升温到一定温度,浸泡一段时间,然后以特定速率冷却的过程。主要目的是软化钢材。有时,它也可用于改变其他性能或微观结构。常见的退火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退火温度:
在许多退火处理应用中,我们仅注意所需的退火温度,然后使其在炉中冷却。在退火过程中,容易导致故障的原因是无法保持炉内温度的均匀性。炉子越大,此类问题越多。
2、工艺退火:
将材料冷加工至相同程度后,将进行加工硬化,因此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因此,我们必须在工艺中增加退火步骤,以消除这种不利的加工硬化现象。这类退火统称为工艺退火。由于我们只希望恢复材料的柔韧性,而不关心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结构,因此为了降低加工成本,通常使用上述的亚临界退火。普通退火温度比Ae低约11-22℃。至于温度控制,只要可以保持在Ae的范围内即可。
3、切割退火:
购买不同的显微镜对材料的切割性能有非常不同的影响。例如,如果将5160钢球化,它可以减少切削工具的损失。但是,对于其他钢,球化结构并不一定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材料的碳含量确定理想的切削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