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同发达汽车零部件采购模式及管理体系的比较,可看出现行我国的汽车零部件采购供应体系已经制约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以汽车制造企业为核心,各个零部件供应商层层环绕的垂直零部件采购开发模式,使零部件供应商不能参加到产品的早期设计和开发中,不仅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的灵活性,同时不利于和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
2.在全球采购下,汽车制造企业缺少对企业战略的清晰认识。只是本土范围的采购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产品质量、技术、设计多样性和成本的要求。
3.汽车制造企业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顾零部件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利益,用零部件企业的大量库存来换取自身的“零库存”,并把价格战的压力推向零部件企业,导致汽车行业整体供应链竞争力减弱。
4.汽车制造企业的各个子公司都有各自的采购资源,由于没有一致的规划,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采购政策和采购标准不一致,导致采购行为不规范;缺乏采购监管系统,主管部门无法控制采购过程,由于每个汽车厂都有一个垂直分布的单一配套体系,使集团内部必须面对利益平衡的问题。
5.信息沟通的手段和工具落后。目前许多汽车制造企业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方式(电话、传真、信件、E-mail)与供应商进行信息交流,使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导致采购效率低下,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迟滞,造成生产与市场的脱节,而供应商为了适应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需求变化,只得加大库存量,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多。